Nature:干擾素-ε是一種腫瘤抑制因子,可抑制卵巢癌
查看詳情2023年8月16日,澳大利亞哈德遜醫(yī)學研究所及蒙納士大學的研究團隊在《Nature》期刊發(fā)表了題為“Interferon-ε is a tumour suppressor and restricts ovarian cancer”的文章。該研究表明:IFNε在輸卵管上皮細胞(高級別漿液性卵巢癌的起源細胞)中組成性表達,然后在這些腫瘤的發(fā)展過程中消失。IFNε抗腫瘤活性機制直接作用于腫瘤細胞,激活抗腫瘤免疫。IFNε能激活抗腫瘤T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阻止髓源性抑制細胞和調節(jié)性T細胞的積累和激活。高級別漿液性卵巢癌(HGSOC)是卵巢癌的最常見形式,生存率較低(低于50%),因其出現(xiàn)時間較......
Nature最新研究:CD8+ T細胞耗竭治療新策略
查看詳情CD8+T細胞是T淋巴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CD8+T可以幫助宿主抵抗病毒感染和腫瘤細胞侵襲。然而長期暴露于持續(xù)性抗原或慢性炎癥,疲憊的T細胞也會逐漸失去效應功能,記憶T細胞特征也開始缺失,出現(xiàn)“T細胞耗竭”的狀態(tài)。細胞耗竭會導致T細胞識別和殺傷腫瘤細胞等效應功能喪失,抑制性受體表達增高,表觀遺傳和轉錄譜發(fā)生改變,最終發(fā)生代謝方式的改變。已有研究證實交感神經系統(tǒng)的激活也會影響免疫系統(tǒng),包括T?輔助細胞分化和啟動對病毒感染和腫瘤細胞的應答。近期,美國索爾克研究所Susan M. Kaech 團隊在《Nature》發(fā)表論文“The β1-adre......
免疫調控新發(fā)現(xiàn):CMTM6通過調節(jié)CD58和PD-L1的蛋白表達影響T細胞抗腫瘤反應
查看詳情眾所周知,T細胞在腫瘤免疫防御體系中發(fā)揮關鍵作用,但由于它的激活往往受到抑制性和刺激性免疫檢查點的控制,因此免疫檢查點分子的表達紊亂會助力癌細胞的免疫逃逸。雖然阻斷PD-L1等抑制性免疫檢查點蛋白是目前大多數癌癥免疫療法的重要靶標,但免疫共刺激信號的缺乏可能會使這些療法收效甚微甚至毫無用處。CD58是一種共刺激配體,在細胞的抗腫瘤免疫應答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控制其表達的機制尚不明朗。近日,發(fā)表在《Cancer Cell》上題為“CMTM6 shapes antitumor T cell response through modulating protein expression of ......
注意!著名的“無成藥性”靶點KARS有新治療策略了
查看詳情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ARS)是癌癥中最常被激活的癌基因,而KRAS突變體的激活狀態(tài)更是一個難以捉摸的靶標。由于它表面光滑,缺乏適合小分子候選藥物的結合袋,它通常被認為是“無成藥性”的。2023年8月,《Science》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Chemical remodeling of a cellular chaperone to target the active state of mutant KRAS”的文章,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設計了一種小分子,重塑了親環(huán)蛋白A(CYPA)的表面,形成了一個對KRASG12C(甘氨酸-12突變成半胱氨酸)活性態(tài)具有高親和力和選擇性的新形態(tài)界面。由此產生的CYPA:......
細胞死亡與癌癥(五)——銅死亡與癌癥的關聯(lián)
查看詳情銅死亡是一種銅依賴性的細胞死亡方式。不同于其他已知的細胞死亡方式,銅死亡是由過度積累的銅離子導致硫辛?;鞍桩惓>奂閷Ъ毎拘詰ざ罱K導致細胞死亡。銅在癌細胞內過度積累可介導癌細胞死亡,因而靶向銅的治療方案在癌癥治療中極具潛力。銅死亡概念的發(fā)現(xiàn)依賴于對具有抗腫瘤作用的銅離子載體的研究。隨著銅死亡概念的引入,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致力于探索其與腫瘤的關系。然而,由于生物學證據和實驗驗證不足,這些研究僅間接證明了銅死亡與癌癥之間的聯(lián)系。目前,關于銅死亡與癌癥關聯(lián)的研究多是基于銅在癌癥發(fā)生發(fā)展......
Nature子刊:短期“盛宴飲食”可導致粘膜和全身免疫功能下降
查看詳情雜食性動物(包括小鼠和人類)更喜歡富含脂肪的飲食,而不是植物性飲食,特別是在短期內,但這種短期攝入富含脂肪飲食的后果尚不清楚。2023年8月14日,德國漢堡大學埃彭多夫醫(yī)學中心的研究團隊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發(fā)表了題為“Short-term dietary changes can result in mucosal and systemic immune depression”的文章。該研究表明:短期反復切換到“盛宴飲食”(模仿我們的社會飲食行為),破壞了腸道微生物群的潛在緩沖作用,重組了粘膜相關淋巴組織的免疫結構。第一次飲食轉換就足以誘導短暫的粘膜和全身免疫抑制,導致對......
焦慮機制最新挖掘
查看詳情焦慮癥以持續(xù)焦慮情緒、緊張或驚恐不安為主要表現(xiàn),或伴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肌肉緊張、躁動不安等臨床癥狀。焦慮癥可分為廣泛性焦慮癥、驚恐障礙、分離焦慮障礙、社交恐懼癥、廣場恐懼癥和特定恐懼癥等。根據2020年國家衛(wèi)健委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我國焦慮癥患病率在5%左右。隨著現(xiàn)代社會壓力的增加,焦慮癥的發(fā)病率在不斷升高,你是否也焦慮(過)呢?本文將對焦慮癥部分最新相關研究進行闡述,以期為焦慮癥病理機制挖掘及治療手段研發(fā)助力。1、自然殺傷(NK)細胞和先天淋巴樣細胞1(ILC1)調節(jié)焦慮樣行為和記憶眾所周知,中樞神經系統(tǒng)......
自然殺傷細胞篇——第三回 自然殺傷細胞的抗腫瘤作用及免疫療法
查看詳情自然殺傷細胞篇——第三回 自然殺傷細胞的抗腫瘤作用及免疫療法自然殺傷(NK)細胞是機體內一類重要的免疫效應細胞,在異常細胞的免疫清除中起著關鍵作用。和其他免疫細胞不同,NK細胞可不經過其他途徑的活化,能自然識別自我和非自我,并通過多種途徑殺死癌細胞,是癌癥免疫治療的有力工具。上一回我們介紹了NK細胞的免疫功能。本期專題我們重點討論NK細胞的抗腫瘤作用機制及免疫療法。NK細胞可以在腫瘤發(fā)展的初期對病變細胞進行識別,是免疫系統(tǒng)對抗原發(fā)腫瘤的第一道防線。NK細胞的抗腫瘤機制包括以下四個途徑:一、死亡配體途徑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