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IHC+IF應用優(yōu)勢產品 | 胰島素受體(INSR) 單克隆抗體
查看詳情胰島素受體(INSR)是一種廣泛分布于多種組織細胞表面的跨膜酪氨酸激酶受體,由兩個細胞外的α亞基和兩個跨膜的β亞基通過二硫鍵連接而成。α亞基負責識別并結合胰島素,而β亞基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當胰島素與α亞基結合后,受體構象發(fā)生改變,激活β亞基的激酶功能,引發(fā)自身磷酸化并啟動下游信號分子(如IRS、PI3K、AKT等)的級聯反應,進而調控葡萄糖攝取、糖原合成和細胞代謝等生理過程。INSR在維持血糖穩(wěn)態(tài)中發(fā)揮核心作用,其功能異常與胰島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等代謝疾病密切相關?!?產品貨號:MAA895Hu23○ 特異性驗證云克隆INSR WB......
云克隆產品常見問題——抗體篇
查看詳情Q1. 抗體如何保存?A1. 參見說明書[ STORAGE AND STABILITY ],不同的抗體產品保存方式也會存在差別。1)大多數抗體產品保存方法如下圖,分裝,-20°C凍存,有效期為24個月。2)熒光素標記抗體保存方法以LAC101Hu41(PE-Linked Polyclonal Antibody to Integrin Beta 8 (ITGb8))為例,需4°C避光保存,有效期為12個月。Q2. 抗體的濃度是多少?A2. 參見說明書[ PROPERTIES ]中的“Concentration”。Q3. 多克隆抗體所識別的抗原表位是哪一段序列?A3. 多克隆抗體是由多個B細胞克隆產生的抗體混合物,能夠識別同一抗原(免疫原)的多個不......
鐵死亡:引爆炎癥的'分子開關'?解碼細胞死亡與免疫風暴的雙向暗戰(zhàn)
查看詳情鐵死亡作為一種新型程序性細胞死亡方式,與炎癥反應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雙向調控關系。這種鐵依賴性的細胞死亡模式通過脂質過氧化驅動,其獨特的分子機制為理解炎癥性疾病提供了全新視角。鐵死亡細胞釋放的損傷相關分子模式(DAMPs)是啟動炎癥反應的關鍵介質。HMGB1蛋白通過TLR4受體激活巨噬細胞,釋放IL-6、TNF-α等促炎因子。脂質過氧化終產物MDA和4-HNE可直接修飾蛋白質,形成具有免疫原性的新表位。鐵死亡引發(fā)的氧化微環(huán)境還能激活NLRP3炎癥小體,促進IL-1β等細胞因子的成熟釋放。越來越多的實驗證實了鐵死亡在炎癥中的積極作用,并......
鐵死亡:破解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氧化密碼 —— 從鐵穩(wěn)態(tài)失衡到靶向治療新紀元
查看詳情鐵死亡是鐵和脂質過氧化介導的調節(jié)細胞死亡的一種形式。最近的證據強烈表明,鐵死亡與各種神經退行性疾病(ND)有關,特別是阿爾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亨廷頓病(HD)、多發(fā)性硬化癥(MS)和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等。在健康大腦中,鐵參與多種關鍵生理過程,如髓鞘形成、神經遞質合成和抗氧化酶功能。鐵代謝受到嚴格調控,以確保其在細胞內維持安全水平。然而,在衰老、炎癥和氧化應激的條件下,鐵穩(wěn)態(tài)易被打破,導致鐵超載。鐵超載會通過誘導脂質過氧化反應,產生過量的自由基,進而損傷細胞膜和細胞器,最終導致細胞死亡,即鐵......
鐵死亡:解碼腸道疾病治療新靶點的關鍵鑰匙
查看詳情鐵死亡是一種鐵依賴性、脂質過氧化驅動的調節(jié)性細胞死亡形式,其核心特征包括鐵代謝紊亂、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4(GPX4)活性抑制、脂質過氧化物積累及線粒體膜結構破壞。近年研究發(fā)現,鐵死亡與炎癥性腸病(IBD)、潰瘍性結腸炎(UC)、結直腸癌(CRC)等腸道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成為病理機制研究與治療策略開發(fā)的新方向。在腸道疾病中,鐵死亡的激活常與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相互交織。深入研究鐵死亡與腸道微環(huán)境(如免疫細胞、神經內分泌網絡)的交互機制,開發(fā)特異性調控靶點,并結合多組學技術探索個體化治療策略,將是未來研究的重點......
從鐵過載到細胞崩解:靶向鐵死亡重塑腎臟疾病治療版圖
查看詳情急性和慢性腎損傷是由各種病因的腎臟結構功能障礙和代謝紊亂引起的,嚴重影響人類健康。腎病通常伴有各種形式的細胞死亡和復雜的微環(huán)境。在腎臟疾病領域發(fā)現了以鐵死亡和壞死性凋亡為代表的非傳統細胞死亡形式,這重新洗牌了傳統細胞死亡在腎病中的作用。鐵死亡是一種新近發(fā)現的細胞死亡形式,其特征為細胞內鐵過載和活性氧簇(ROS)積聚,導致脂質過氧化。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鐵死亡在多種腎臟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盡管目前對鐵死亡在腎臟疾病中的具體調控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但這一領域的研究為開發(fā)新的治療策略提......
鐵死亡:解碼肝病新機制與靶向治療的突破之路
查看詳情鐵死亡以鐵過度積累和脂質過氧化為特征,是一種新型的鐵依賴性細胞死亡,在形態(tài)學、遺傳學和生化學上與其他已知的細胞死亡不同。肝臟作為人體主要的鐵儲存器官,在鐵代謝失衡時易受到損傷,進而導致一系列嚴重的肝病。鐵死亡的病理生理學相關性首先在肝臟的缺血/再灌注損傷(IRI)中得到證實。此后,大量研究表明,脂質過氧化和鐵死亡在眾多肝臟疾病模型中起著核心作用,包括血色病、酒精相關性肝病(ALD)、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細胞癌(HCC)。調控鐵死亡為治療肝臟疾病提供了新的策略。鐵死亡抑制劑如去鐵胺(DFO)......
蛋白產品選購使用有疑問?常見問題一次講清
查看詳情Q1 蛋白如何保存和重懸?A1 蛋白的保存方法:如下圖,參見說明書[STORAGE AND STABILITY],在推薦的條件下冷凍儲存,蛋白自收到之日起至少12個月內保持穩(wěn)定。重懸后,如需長期保存,建議分裝后,-80℃冷凍保存,避免反復凍融。蛋白的重懸:如下圖,參見說明書[USAGE]。應選用推薦的buffer,并按產品說明書推薦的重懸濃度重懸蛋白。確定蛋白質量后,通過將質量除以濃度來計算體積(濃度=質量/體積)。例如,一瓶100μg的蛋白需要重懸至蛋白濃度500μg/mL。通過計算:100μg/500μg/mL=0.2mL,因此要獲得該濃度的蛋白需向瓶中加入0.2mL(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