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死亡:解碼肝病新機制與靶向治療的突破之路
鐵死亡以鐵過度積累和脂質過氧化為特征,是一種新型的鐵依賴性細胞死亡,在形態(tài)學、遺傳學和生化學上與其他已知的細胞死亡不同。肝臟作為人體主要的鐵儲存器官,在鐵代謝失衡時易受到損傷,進而導致一系列嚴重的肝病。鐵死亡的病理生理學相關性首先在肝臟的缺血/再灌注損傷(IRI)中得到證實。此后,大量研究表明,脂質過氧化和鐵死亡在眾多肝臟疾病模型中起著核心作用,包括血色病、酒精相關性肝病(ALD)、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細胞癌(HCC)。調控鐵死亡為治療肝臟疾病提供了新的策略。鐵死亡抑制劑如去鐵胺(DFO)、去鐵酮和環(huán)吡酮螯合鐵,通過限制芬頓反應防止脂質過氧化的傳播。此外,通過調節(jié)GPX4、線粒體DHODH和NRF2等信號通路,也可有效抑制鐵死亡。深入研究鐵死亡的調控機制,不僅有助于進一步理解肝臟疾病的病理過程,也為開發(fā)新的治療手段提供了重要方向。
1. GPR56能夠感知類固醇激素17α-羥基孕烯醇酮,從而保護肝臟免受鐵死亡引起的損傷
G蛋白偶聯受體(GPCR)介導大多數細胞對激素、神經遞質和環(huán)境刺激物的反應。然而,GPCR是否通過鐵死亡參與組織穩(wěn)態(tài)尚不清楚。山東大學齊魯醫(yī)學院基礎醫(yī)學院Bo Chu團隊發(fā)現GPR56/ADGRG1使細胞對鐵死亡具有抗性,GPR56的缺乏會加劇阿霉素(DOX)或缺血再灌注(IR)誘導的鐵死亡介導的肝損傷[1]。從機制上講,GPR56通過促進CD36的內吞溶酶體降解來降低含有游離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的磷脂的豐度。他們發(fā)現17α-羥基孕烯醇酮(17-OH PREG)作為GPR56的激動劑,可以拮抗鐵死亡,有效減輕損傷前后的肝損傷(圖1)。這些發(fā)現揭示了17-OH PREG-GPR56軸介導的信號轉導作為一種新的抗鐵死亡途徑來維持肝臟穩(wěn)態(tài),為肝損傷的潛在治療提供了新的見解。
圖1 17-OH PREG-GPR56保護肝臟免受鐵死亡引起的損傷
2. NCF1對活性氧的調節(jié)控制庫普弗細胞對MASH的鐵死亡易感性
庫普弗細胞(KC)的自我更新受損會導致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的炎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傳染病科Liesu Meng團隊確定中性粒細胞胞漿因子1(NCF1)是KC中鐵穩(wěn)態(tài)的關鍵調節(jié)因子[2]。NCF1在患有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變性肝病的人和MASH小鼠的肝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中上調。巨噬細胞NCF1會引發(fā)KC鐵超載、鐵死亡和單核細胞衍生的巨噬細胞浸潤,從而加劇MASH的進展(圖2)。從機制上講,巨噬細胞NCF1誘導的氧化磷脂升高促進了Toll樣受體(TLR4)依賴性肝細胞鐵調素的產生,導致KC鐵沉積增加和隨后的KC鐵沉積。此外,人類低功能多態(tài)性變異NCF190H減輕了小鼠的KC鐵死亡和MASH。這項研究提示NCF1可作為改善KC命運和限制MASH進展的治療靶點。
圖2 巨噬細胞NCF1導致KC自我更新受損和MASH的發(fā)展
3. MafG/MYH9-LCN2軸通過抑制肝星狀細胞鐵死亡促進肝纖維化
肝星狀細胞(HSC)分泌細胞外基質以促進膠原沉積,從而導致肝纖維化。調節(jié)HSC中的鐵死亡可能對肝纖維化具有治療潛力。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Yongheng Chen團隊發(fā)現Maf-bZIP轉錄因子G(MafG)在人類和小鼠肝纖維化中上調[3]。MafG敲除增加了HSC的鐵死亡,而MafG過表達賦予了HSC對鐵死亡的抵抗力。從機制上講,MafG與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鏈IIa(MYH9)發(fā)生物理相互作用,以轉錄激活脂質運載蛋白2(LCN2)的表達,LCN2是一種已知的鐵細胞凋亡抑制劑。在MafG敲除的HSC中LCN2的再表達恢復了對鐵死亡的抵抗力。在膽管結扎(BDL)誘導的小鼠模型中,他們發(fā)現用Erastin治療可以通過誘導HSC鐵死亡來緩解小鼠肝纖維化。這些結果表明,MafG抑制HSC鐵死亡,通過轉錄激活LCN2表達促進肝纖維化,MafG/MYH9-LCN2信號通路可能是治療肝纖維化的新靶點。
圖3 MafG/MYH9-LCN2軸通過抑制HSC鐵死亡促進肝纖維化
云克隆不僅可提供多種肝臟疾病動物模型,包括肝纖維化、肝缺血、酒精性肝病、肝內膽汁淤積、肝硬化、脂肪肝、肝功能衰竭等,涵蓋常見肝臟疾病。還具有還具有多個物種肝星形細胞、肝竇內皮細胞、肝巨噬細胞、肝間充質干細胞等原代細胞產品和肝臟疾病常用檢測指標及上述GPX4、DHODH、NRF2、CD36、NCF1、TLR4、LCN2等相關產品,可助力廣大科研工作者進行肝臟疾病與鐵死亡研究。
肝纖維化(HF)小鼠模型
建模方法:
按5ml/kg體重皮下注射體積分數為20%CCl4的油劑溶液(CCl4:橄欖油 =1:4), 每3天1次,連續(xù)6周。對照組動物皮下注射等量等次的橄欖油溶劑。正常飲食飼養(yǎng),觀察動物活動、精神狀況和飲食量 , 實驗前后稱量小鼠體重。
完成持續(xù)給藥6周后,稱體重,麻醉小鼠,摘眼球取血,室溫靜置2h后于4℃, 3000r離心10分鐘提取血清,放入-80℃冰箱凍存。同時取肝左葉組織 1.5cm×1cm×0.2cm 于 10% 中性福爾馬林中固定,石蠟包埋;其余肝組織液氮或者-80℃冷凍保存。
肝缺血(HI)小鼠模型 建模方法: 1. 小鼠術前12h禁食,自由飲水。 2. 麻醉小鼠,麻醉成功后將小鼠平躺在手術臺上膠帶固定四肢,將小鼠腹部術去毛,用碘酒和75%乙醇術區(qū)消毒。 3. 取腹正中切口 1cm,打開腹腔,小心分離出肝臟供血的門靜脈和肝動脈。 4. 用無創(chuàng)血管夾夾閉門靜脈和肝動脈,0.5min 后,肉眼可見阻斷葉明顯變白,說明阻斷成功,用止血鉗夾閉皮膚切口臨時關閉腹腔,同時將小鼠放在37℃恒溫加熱墊上保溫。 5. 完成持續(xù)缺血60min后,重新打開腹腔,迅速取出血管夾,恢復缺血肝血流,0.5min左右可見缺血區(qū)肝臟由白色逐漸恢復為鮮紅色表明再灌注成功,逐層縫合腹腔肌肉和皮膚關閉腹腔,完成手術。待小鼠清醒后放回飼養(yǎng)室飼養(yǎng),密切關注小鼠的狀態(tài)及生存狀況并做好記錄。
參考文獻
[1]Lin H, Ma C, Zhuang X, et al. Sensing steroid hormone 17α-hydroxypregnenolone by GPR56 enables protection from ferroptosis-induced liver injury. Cell Metab. 2024;36(11):2402-2418.e10. (IF=27.7)
[2]Zhang J, Wang Y, Fan M, et 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egulation by NCF1 governs ferroptosis susceptibility of Kupffer cells to MASH. Cell Metab. 2024;36(8):1745-1763.e6. (IF=27.7)
[3]Deng Y, Lu L, Zhu D, et al. MafG/MYH9-LCN2 axis promotes liver fibrosis through inhibiting ferroptosis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s. Cell Death Differ. 2024;31(9):1127-1139. (IF=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