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腫瘤特異性T細胞不能根除淋巴瘤的起始B細胞!
云克隆抗體anti-mouse IRF4在Blood發(fā)表!
文章題目: 腫瘤特異性T細胞不能根除淋巴瘤的起始B細胞!
要點: 1. 在新構建的小鼠模型中,腫瘤特異性T細胞缺失會增加B細胞淋巴瘤的發(fā)生率;
2. 淋巴瘤的起始B細胞不能被免疫系統(tǒng)清除,使得依然有進展成淋巴瘤的風險。
那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作者是怎么進行論證的!
第一步,建立B細胞淋巴瘤。
將未成年的攜帶TAg的LoxP-Tag小鼠分別和CD19-Cre或CD19-CreERT2小鼠雜交,通過Cre/loxP介導的重組酶,TAg在B細胞系中特異性表達的開關被開啟。在CD19-Cre x LoxP-Tag小鼠中,Cre重組酶的活性是持續(xù)性表達的,而CD19-CreERT2 x LoxP-Tag小鼠中的Cre重組酶的活性依賴于外源性的他莫昔芬。借助RFP熒光小鼠,分析了兩種Cre重組酶的重組率,結果顯示CD19-Cre較高。但以上驗證僅是一種推斷,因為TAg和RFP轉基因插入的是不同的基因位點。為了評估CD19-Cre x LoxP-Tag和CD19-CreERT2 x LoxP-Tag小鼠產(chǎn)生的TAg對特異性CD8+ T細胞應答的能力,進行了四聚體技術分析和細胞胞毒實驗,結果表明CD19-Cre x LoxP-Tag小鼠的CD8+ T細胞TAg耐受,如圖所示:
第二步,驗證CD19-Cre x LoxP-Tag而不是CD19-CreERT2 x LoxP-Tag小鼠易發(fā)展成B細胞淋巴瘤。
根據(jù)第一步的結果我們很容易推斷,CD19-Cre x LoxP-Tag小鼠易發(fā)展成B細胞淋巴瘤,而不是CD19-CreERT2 x LoxP-Tag小鼠。那么,作者從哪些方面進行了驗證呢?
通過比較CD19-Cre x LoxP-Tag和他莫昔芬誘導的CD19-CreERT2 x LoxP-Tag小鼠在B細胞淋巴瘤生存率和脾、淋巴結組織化學染色以及流式細胞分析脾細胞B細胞譜系標志物和TAg表達情況。
結果顯示CD19-Cre x LoxP-Tag而不是CD19-CreERT2 x LoxP-Tag小鼠易發(fā)展成B細胞淋巴瘤并且生存率更低。其B細胞淋巴瘤生存率統(tǒng)計結果如圖:
B細胞淋巴瘤生發(fā)中心標志物檢測陰性——該B細胞淋巴瘤為生發(fā)中心外B細胞起源
第三步,驗證體外注射TAg+ B細胞是否具有致瘤性和免疫原性。
分別將攜帶淋巴瘤的CD19-Cre x LoxP-Tag小鼠和無腫瘤LoxP-Tag對照同窩小鼠的1 x 106個脾細胞靜脈內(nèi)注射到Rag- / - 小鼠體內(nèi)。從生存曲線和脾臟大小進行評估的結果如下圖:
以上結果說明,體外注射 TAg+ B細胞具有致瘤性和免疫原性。
第四步,驗證在TAg特異性T細胞缺失的情況下,淋巴瘤的發(fā)病率增加。
分別將CD19-CreERT2 x LoxP-Tag和CD19-Cre x LoxP-Tag小鼠的B細胞或脾細胞靜脈注射到Rag- / - 小鼠。比較CD19+ TAg+淋巴細胞百分比、生存率、B細胞淋巴瘤TAg+百分比,可得到結論:在TAg特異性T細胞缺失的情況下,淋巴瘤的發(fā)病率增加。
接下來分析內(nèi)源性TAg特異性CD8+ T細胞的應答反應。
為了排除內(nèi)源性TAg特異性CD8+ T細胞對實驗的影響,比較LoxP-Tag和CD19-CreERT2 x LoxP-Tag小鼠的T細胞應答情況并無顯著性差異,進一步通過細胞胞毒實驗證實TAg特異性的CTL應答。
最后確定,TAg特異性T細胞不能根除淋巴瘤起始B細胞。
在淋巴瘤發(fā)展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他莫昔芬誘導的CD19-CreERT2 x LoxP-Tag所有的小鼠的血細胞中均能檢測到TAg mRNA。
在致癌基因誘導前一周,用TAg+的癌細胞免疫小鼠,結果表明盡管誘導了免疫應答,但仍未能清除TAg起始B細胞,如下圖所示:
該結論也進一步在脾、骨髓和腹膜腔中得到了證實。
迄今為止,對B細胞淋巴瘤與T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知之甚少。研究者通過建立轉基因小鼠模型,誘導B細胞特異性的癌基因——SV40 T抗原(TAg)表達,研究腫瘤特異性T細胞在自發(fā)性B細胞淋巴瘤發(fā)展中的作用。
讓我們來為云克隆抗體anti-mouse IRF4(貨號:PAB755Mu01)打call!也預祝云克隆抗體產(chǎn)品今后可以更多的為科學研究作貢獻。